88彩 > 88彩介绍 >

男子购二手极氪轿车遭远程锁车,厂家否认,称非厂方主动操作

发布日期:2025-08-24 08:44点击次数:

最近,浙江宁波的朱先生遇到了一件让他头疼不已的烦心事,这件事也给所有关注智能汽车的人提了个醒。

他高高兴兴买了一辆二手的极氪007轿车,手续办得明明白白,车也开回了家。

可没过多久,这辆白纸黑字写着自己家人名字的车,突然就“罢工”了,成了一块动弹不得的“高科技铁疙瘩”。

车门用钥匙卡打不开,人进不去,就算找人把车门撬开,车子也发动不起来,仪表盘上清清楚楚地显示着一行字:远程防盗锁止已开启。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谁有这么大的本事,能隔着十万八千里就把一辆已经卖出去的车给锁了?

这件事就像一个谜团,把车主、二手车商和汽车厂家都卷了进来。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朱先生在一家二手车店看中了这辆极氪007,经过一番了解和交易,顺利地把车买了下来,并且到车管所办理了过户手续,车辆登记在了他母亲的名下。

从法律上讲,这辆车的所有权已经完全转移了。

然而,就在8月14号那天,意外发生了。

朱先生准备用车时,发现之前一直好用的卡片钥匙突然失灵了。

他马上联系了极氪的售后服务人员。

售后人员到现场检查后,得出的结论让朱先生大吃一惊:卡片钥匙里的数据被人从远程给删掉了。

要想进车,唯一的办法就是请专业的开锁师傅来“破门而入”。

可以想象,一个车主站在旁边,看着开锁师傅撬自己刚买的新车的门,心里是什么滋味。

但这还不是最糟糕的。

车门撬开后,更大的问题摆在眼前。

朱先生坐进车里,本以为能把车开走,结果车辆根本无法启动,仪表盘上那行“远程防盗锁止”的提示,就像一道无法逾越的屏障。

这时候,售后人员给出了进一步的解释,说锁车和删除钥匙数据的操作,都是由“原车主”发起的。

这就让人更糊涂了,车都卖了,也过户了,前车主怎么还有这么大的权限?

朱先生只能回头去找卖他车的二手车店主欧先生。

欧先生也觉得这事儿蹊奇,他表示,车子已经过户,手机APP的绑定信息也已经变更成了新车主,按理说,以前的车主是不可能再控制这辆车的。

为了弄清真相,欧先生到处打听,最后得到了一个让人心惊的消息。

原来,这辆车在到朱先生手上之前,已经有过好几任车主,朱先生的母亲是第四任。

现在这个情况,很可能是第一任车主搞的鬼,原因很可能是他当初买车的时候办了贷款,现在没有还清。

更麻烦的是,这位第一任车主现在也联系不上了。

这意味着,朱先生这辆车不仅现在开不了,甚至还有可能被贷款方给拖走。

事情到这里,就成了一笔糊涂账。

车主朱先生是受害者,花钱买了车却用不了;二手车商欧先生也觉得冤枉,自己是按正规流程卖车,却惹上了麻烦。

那么,问题的根源到底在哪?

大家很自然地会想到汽车厂家——极氪。

毕竟,只有厂家才掌握着车辆后台系统的最高控制权。

记者就此问题联系了极氪汽车的客服,客服的回应非常明确:厂家绝对不可能主动去锁定任何一位车主的车辆。

他们查到后台记录,显示进行锁车操作的号码确实是一个车主的身份,但具体是谁,以及为什么这么做,需要联系售后部门去详细查询处理。

然而,当记者和朱先生再次联系售后部门以及相关的技术供应商时,得到的答复却是“皮球踢了一圈又回到原地”,各方都表示车不是自己锁的,也不清楚具体情况,没法处理。

无奈之下,朱先生选择了报警,希望通过警方的调查能让事情水落石出。

这起看似简单的二手车纠纷,其实揭开了一个智能汽车时代非常重要,却又很容易被大家忽略的问题:我们买了一辆车,到底买到的是什么?

在过去开燃油车的时代,事情很简单。

我一手交钱,你一手交车,再去车管所把车辆登记证(俗称“大绿本”)上的名字一改,这辆车就彻彻底底是我的了。

这个“大绿本”,代表的是车辆的“物权”,是国家法律承认的。

谁拿着这个本子,谁就是车的主人,别人抢不走。

但是现在,智能电动汽车不一样了。

除了这个“物权”之外,还多出来一个看不见摸不着,但却至关重要的东西,我们可以叫它“数字权限”。

这个权限,通常和车主的手机APP紧密绑定。

通过这个APP,车主可以像神仙一样,在任何地方远程解锁车门、打开空调、查看车辆位置,当然,也包括这次事件中的核心功能——远程锁车。

问题就出在这里,我们国家目前的车辆过户流程,只管“物权”的转移,也就是只管“大绿本”上名字的变更,但对于“数字权限”的交接,还没有一套明确、强制的规定。

这就留下了一个巨大的漏洞。

我们可以大胆推测一下朱先生这辆车的遭遇:很可能第一任车主在买车时,是通过金融公司贷款的。

作为贷款的抵押和风控手段,金融公司或者第一任车主自己,保留了这辆车最高权限的那个“主账号”。

后来,这辆车被转卖了一次、两次、三次,每一次交易,都只是在车管所办理了物理上的过户,但那个藏在云端的“数字总开关”,却一直没有真正交接。

后面几任车主,包括朱先生,他们绑定的APP,可能只是一个被授权的“子账户”,权限有限。

一旦第一任车主和金融公司之间出现债务纠纷,比如他断供了,金融公司为了追回损失,就利用手中掌握的那个“主账号”,从千里之外按下了“锁车键”。

于是,合法拥有这辆车的第四任车主朱先生,就成了无辜的“接盘侠”,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合法财产变成了别人手里的“人质”。

这件事给整个行业都敲响了警钟。

对于汽车厂家来说,虽然他们声称自己没有主动锁车,但作为智能系统的设计者,他们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他们应该在设计系统的时候,就考虑到二手车交易中可能出现的这种风险,建立一套安全、可靠的数字权限转移机制。

比如,当一辆车在车管所完成过户后,新车主可以凭借官方的过户证明,向厂家申请将车辆的数字系统“恢复出厂设置”,彻底清除所有前任车主的信息,并将自己设置为唯一的、拥有最高权限的“超级管理员”。

这在技术上并不难实现,关键在于厂家是否愿意主动承担起这份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责任。

我们支持国产品牌的创新和发展,但技术进步的同时,配套的服务和保障也必须跟上。

对于二手车商来说,这次事件也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未来,他们的业务能力不能再仅仅停留在检查发动机、变速箱和车身有没有出过事故上,还必须增加一项全新的技能:核查车辆的“数字身份”是否干净。

在收车和卖车时,必须明确车辆APP主账号的归属和转移问题,确保交到下一任车主手里的,是一辆“身心”都完全属于他的车。

当然,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而言,更要提高警惕。

在购买二手智能汽车时,不能只看价格和车况,一定要多问一句:“这辆车的APP账号能彻底过户给我吗?我能成为唯一的管理员吗?”如果卖家对此支支吾吾,或者表示不清楚、办不了,那这辆车就算再便宜,我们也要慎重考虑。

因为你买回家的,可能不仅仅是一辆车,还有一个随时可能引爆的“定时炸弹”。

朱先生的遭遇虽然是个案,但它所暴露出的问题却具有普遍性,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Powered by 88彩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