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9-11 16:29点击次数:
声明:本文根据真实社会事件改编,文中人物姓名均为化名,部分情节为合理推演,旨在反映当代社会现实问题。
"妈!您到底瞒着我们什么?!"
"我什么都没瞒!我只是来帮你们带孩子的!"44岁的李桂花声音颤抖,紧紧护着自己微微凸起的腹部。
"带孩子?您看看您现在的样子!4个月了,整整4个月!"女儿陈丽指着母亲,声嘶力竭地哭喊,"您到底做了什么?"
"够了!都给我闭嘴!"女婿王建国怒吼,在客厅里来回踱步,"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事情都已经这样了!"
江西南昌这套普通的三居室里,李桂花坐在沙发中央,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茶几上散落着几张白纸,似乎刚刚被人愤怒地扔在那里。客厅里弥漫着绝望的气息,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震惊和无助。
这个本该平静带孙子的44岁农村大妈,究竟发生了什么,让全家人如此失控?
01
2024年3月的江西吉安,春雨绵绵。
李桂花站在自家的小院里,看着满树的桃花,心情却怎么也轻松不起来。
手机里女儿陈丽的哭声还在耳边回响:"妈,我真的撑不住了,小宝才6个月,现在又怀了二胎,建国工作太忙,我一个人根本照顾不过来..."
"丽丽,别哭了,妈这就收拾行李。"李桂花望着远山,做出了这个改变她命运的决定。
三天后,李桂花拖着一个破旧的行李箱,从吉安的小县城坐了6个小时的长途汽车,来到了南昌。
"妈!您终于来了!"陈丽抱着6个月大的小宝,眼眶红肿,显然哭了很久。
"哎呀,我的宝贝孙子,想死奶奶了!"李桂花接过孩子,熟练地颠着哄着。小宝立刻停止了哭闹,在奶奶怀里咧嘴笑了。
"妈,您这次来,真是救了我的命。"陈丽摸着自己已经显怀的肚子,"医生说我这胎有点不稳,需要绝对休息。"
女婿王建国从卧室出来,略显尴尬地叫了一声:"妈。"然后匆忙说道:"我还有个会要开,先走了。"
看着女婿匆忙离去的背影,李桂花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但还是对女儿说:"没事,妈来了,你好好养胎,孩子我来带。"
那一刻,李桂花以为自己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
接下来的日子,李桂花完全沉浸在带孙子的喜悦中。每天早上5点起床,给小宝冲奶粉、换尿布、洗衣服。白天陪孩子玩耍,晚上哄睡觉。
"妈,您辛苦了。"陈丽看着母亲忙碌的身影,心疼地说。
"不辛苦,带自己的孙子有什么辛苦的。"李桂花笑着回答,但眼中的疲惫却掩饰不住。
城市的生活节奏比农村快太多,李桂花经常感到手忙脚乱。更让她困扰的是,她发现自己和女婿王建国之间总是有种说不出的隔阂。
第一周过去了,李桂花渐渐适应了城里的生活。每天推着小宝在小区里散步,看着高楼大厦,她既兴奋又紧张。
"桂花大姐,您是从乡下来帮忙的吧?"楼下的张大妈总是这样搭话。
"是啊,来帮女儿带孩子。"李桂花总是礼貌地回答。
"那您女儿可真幸福,有妈妈伺候着坐月子。不像我们这些人,都是自己熬过来的。"张大妈的话里隐含着某种酸味。
李桂花虽然听出了弦外之音,但还是选择了沉默。她不想惹麻烦,只想安心带好孩子。
但是很快,第一次真正的冲突就来了。
第二周的某个晚上,王建国下班回家,看到李桂花正在给小宝喂米粉。
"妈,您怎么给他吃这么多?6个月的孩子,一次喂这么多会消化不良的。"王建国皱着眉头。
"孩子正在长身体,多吃点没关系。"李桂花继续喂着小宝。
"您这是老观念!现在都讲究科学育儿,不能撑着孩子。"王建国的语气有些不耐烦。
"什么科学不科学的,我带大了你媳妇,经验比你多。"李桂花有些不高兴了。
"时代不一样了,妈。您那套已经过时了。"王建国说完,转身进了卧室。
李桂花看着女婿的背影,心里五味杂陈。她觉得自己的好心不被理解,但又说不出来。
"妈,别理他,他就是工作压力大。"陈丽安慰着母亲,但李桂花能感受到女儿话里的无奈。
第三周,矛盾进一步加剧。
02
来到南昌的第三周,第一次真正的矛盾爆发了。
"妈,您怎么又给小宝穿这么多?现在是春天,不用穿那么厚。"王建国下班回家,看到小宝身上的厚棉衣,皱着眉头说。
"孩子容易着凉,多穿点没错。"李桂花抱着小宝,语气有些倔强。
"您这是老观念,现在科学育儿讲究的是..."王建国话还没说完,就被陈丽打断了。
"建国,你别说了。妈是为了小宝好。"
"我也是为了小宝好!"王建国提高了声音,"您看看,孩子都出汗了!"
李桂花低头一看,小宝的额头确实冒着汗珠。她有些尴尬,但嘴上还是不服输:"出点汗怎么了?总比着凉强。"
"您就是固执!什么都按照您那套老办法来!"王建国越说越激动,"现在的孩子和您那个年代不一样了!"
"我怎么固执了?我是为了孩子好!"李桂花也急了,声音提高了好几度。
"够了!你们别吵了!"陈丽捂着肚子,脸色苍白,"我肚子疼..."
看到女儿的样子,李桂花和王建国都停止了争吵。陈丽的脸色很不好,额头上冒着汗。
"丽丽,你没事吧?"李桂花急忙过去扶着女儿。
"可能是刚才太激动了,胎动很厉害。"陈丽喘着气说。
"都怪你!"王建国指着李桂花,"非要跟我争!看把丽丽气成什么样了!"
"你还好意思说我?是谁先发火的?"李桂花也不甘示弱。
"你们能不能别吵了?"陈丽哭了出来,"我只是想让妈来帮帮忙,你们为什么要这样?"
看到女儿哭泣,李桂花心疼得不得了。她咬着牙说:"我不和你吵了,为了丽丽,我忍。"
王建国看了看妻子,也没再说什么,转身进了书房。
那天晚上,李桂花躺在客厅的折叠床上,听着主卧里女儿和女婿压低声音的争吵,心里五味杂陈。她开始怀疑自己来这里是否真的是个好决定。
"我妈是为了我们好,你为什么总是针对她?"陈丽的声音透过墙壁传来。
"我没有针对她,我只是希望按照科学的方法带孩子。"
"什么科学方法?我就是这么被我妈带大的,不也好好的吗?"
"时代不一样了,丽丽。你妈的观念太落后了。"
"落后?她放下老家的一切来帮我们,你就这么评价她?"
争吵声渐渐小了,但李桂花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她想起了老家的生活,虽然清苦,但至少没人会质疑她的每一个决定。
第二天早上,李桂花早早起床,准备给小宝冲奶粉。她打开奶粉罐,突然感到一阵强烈的恶心。那种熟悉又陌生的感觉让她愣了一下。
"可能是昨晚没睡好吧。"她自言自语,强忍着不适给孩子冲好了奶。
但是接下来几天,这种恶心的感觉越来越频繁,特别是早上起床的时候。李桂花开始担心,但她不想给女儿增加负担,所以一直没说。
更让李桂花难受的是邻居们的议论。楼下张大妈总是在她下楼买菜时,阴阳怪气地说各种话。
"哎呀,李大姐,您这是来享福的吧?儿女孝顺,专门接您来城里住。"
"我是来帮忙带孩子的。"李桂花总是这样回答。
"带孩子?那您女儿还真是会享受,有妈妈伺候着。现在的年轻人啊,就是矫情,我们那时候哪有这个条件?"
"现在条件好了,能帮就帮一点。"李桂花努力保持礼貌。
"是啊,条件好了。不过李大姐,您在这里住着,会不会给孩子们增加负担啊?毕竟城里的生活费用高,多一个人吃喝...哎,我也是为您着想。"
每次听到这样的话,李桂花都感到心里堵得慌。她知道张大妈是在挑拨,但那些话却像刺一样扎在她心上。她开始更少出门,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小宝身上。
一个月后的一天深夜,小宝突然发起了高烧。
"妈!小宝怎么这么烫?"陈丽抱着孩子,急得直哭。
李桂花立刻从床上爬起来,摸了摸孩子的额头:"得有39度了,快!去医院!"
王建国匆忙开车,一家人连夜赶到医院。在儿科急诊科,李桂花抱着小宝排队、挂号、看医生,忙前忙后。陈丽因为怀孕不能抱重的东西,王建国又要办各种手续,所有的照顾工作都落在了李桂花身上。
"病毒性感冒,需要输液。"医生的话让全家人松了一口气。
从深夜到天亮,李桂花一直抱着小宝,不敢放手。孩子的每一声哭闹,都像针扎在她心上。她的胳膊早就酸痛不已,但她不敢放下。
"奶奶,您真辛苦。"护士看着李桂花的样子,忍不住夸赞。
"不辛苦,这是我孙子。"李桂花虽然累得要命,但听到别人夸赞,心里还是暖暖的。
"您真是个好奶奶。现在像您这样尽心尽力的不多了。"护士的话让李桂花眼眶湿润了。
"妈,您休息会儿吧,我来抱。"陈丽心疼地说。
"不用,我不累。"李桂花摇摇头,但眼中的血丝出卖了她的疲惫。
天亮后,小宝的烧终于退了。李桂花长舒了一口气,突然感到一阵强烈的眩晕,身子一软,差点摔倒。
"妈!您怎么了?"陈丽急忙扶住母亲。
"没事,就是有点累。"李桂花摆摆手,但心里却有种说不出的不安。这种眩晕的感觉,她以前从没有过,而且伴随着一种奇怪的虚弱感。
回到家后,王建国破天荒地对李桂花说:"妈,昨晚您辛苦了。"
虽然只是简单的一句话,但李桂花听了心里很暖。她觉得这一夜的辛苦都值了。
但是身体的不适却没有因此而消失。接下来的几天,李桂花经常感到恶心,特别是闻到某些味道的时候。而且她发现自己的胃口也变了,以前最爱吃的红烧肉,现在闻到就想吐。
"妈,您是不是身体不舒服?要不去医院看看?"陈丽担心地问。
"没事,可能是水土不服,过几天就好了。"李桂花不想让女儿担心。
03
进入第二个月,奇怪的事情开始发生。
李桂花发现自己开始频繁恶心,特别是早上起床的时候。起初她以为是水土不服,或者是照顾孩子太累的缘故。
"妈,您最近脸色不太好,要不去医院看看?"陈丽关心地问。
"没事,就是有点不适应城里的生活。"李桂花总是这样回答,她不想给女儿增加负担。
但是症状越来越严重。每天早上,李桂花都会感到强烈的恶心,有时候甚至会干呕。她开始害怕早晨,害怕那种难受的感觉。
更奇怪的是,她的食欲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最喜欢吃的红烧肉,现在闻到味道就想吐。反而对一些酸甜的东西特别有食欲。
有一天,李桂花在楼下的超市里,看到酸梅就特别想买。她自己都觉得奇怪,以前她很少吃这种零食。
"李大姐,买酸梅啊?这是给孙子买的吗?"超市的收银员笑着问。
"不是,我自己想吃。"李桂花有些不好意思。
"您这口味变化挺大的啊,以前见您都是买些菜啊肉啊的。"
李桂花笑笑没说话,但心里确实觉得奇怪。她的口味什么时候变得这么重酸甜的了?
"妈,您怎么总是买酸的东西吃?"陈丽看着母亲又买回来一袋酸梅,疑惑地问。
"就是想吃,可能是春天到了,想吃点开胃的。"李桂花自己也觉得奇怪,但她从没往别的方向想过。
除了恶心和食欲改变,李桂花还发现自己变得特别嗜睡。以前她是个很精神的人,每天睡六七个小时就够了。但现在,她经常感到疲倦,有时候下午还要打个盹。
"妈,您怎么老是犯困啊?"王建国看到李桂花又在沙发上打盹,有些不满,"小宝还醒着呢。"
"我就眯一会儿,没事的。"李桂花急忙起身,但头还是昏昏沉沉的。
王建国看着她的样子,摇了摇头:"妈,您要是身体不好,就回老家休息几天吧。"
这句话像针一样刺在李桂花心上。她知道女婿是在暗示她走,但她不能走,女儿还需要她。
第三个月的时候,李桂花接到了老家好友刘翠花的电话。
"桂花,你在城里还习惯吗?"
"还行吧,就是有点累。"李桂花一边哄着小宝,一边接电话。
"我听说城里的生活压力大,你可别把身体累坏了。对了,你最近月事还正常吗?我们这个年纪,要特别注意身体。"
李桂花愣了一下。月事?她仔细想想,好像确实有两个多月没来了。但她一直忙着带孩子,根本没注意到这个问题。
"应该是累的吧,我以前也有过这种情况。"李桂花随口回答,但心里却开始不安起来。
"桂花,你可别大意。我们这个年纪,月事不正常可能是身体有问题。你最好去医院看看。"
"没事的,翠花,我身体好着呢。"
挂了电话后,李桂花仔细回想着。她今年44岁,按理说还不到绝经的年龄。而且这些症状...恶心、呕吐、停经、食欲改变...
不,不可能!李桂花用力摇摇头,把这个荒谬的想法甩出脑外。她一定是想多了。44岁了,怎么可能还会...
但是身体的变化却越来越明显。第四个月的时候,李桂花发现自己的腰围粗了一圈,以前的衣服都有些紧了。
她站在镜子前,仔细看着自己的身材。虽然整体上还不算胖,但肚子确实有些凸起了。
"可能是在城里伙食好,长胖了吧。"她自我安慰着。
"妈,您是不是胖了?"陈丽无意中说了一句。
"可能是在城里吃得好吧。"李桂花尴尬地笑笑,但心里的不安却更加强烈了。
她开始偷偷地观察自己的身体。镜子里的自己,面色有些发黄,但精神还算不错。最让她担心的是,肚子确实有些凸起了,不算明显,但她自己能感觉到。
而且,她开始感觉到一些异常的感觉。有时候躺在床上的时候,她觉得肚子里好像有什么在动。
一天夜里,李桂花躺在折叠床上,轻轻摸着自己的肚子。突然,她感觉到了一丝微弱的动静,就像小鱼在游泳一样的感觉。
不,这不可能!她立刻把手收回来,心跳如雷。一定是她的错觉,一定是!
但是接下来的几天,那种微弱的动静越来越明显。李桂花开始失眠,白天也心不在焉。
"妈,您最近怎么了?总是心神不定的。"陈丽发现了母亲的异常。
"没事,可能是春困吧。"李桂花勉强笑笑。
"您要不要去医院检查一下?我看您最近状态不太对。"
"不用不用,我自己知道。"李桂花急忙拒绝。她害怕去医院,害怕面对可能的真相。
但她知道,自己不能再自欺欺人下去了。她需要去医院确认一下,哪怕只是为了安心。
04
第四个月的最后一周,家庭矛盾达到了顶点。
"妈,您到底怎么了?最近总是魂不守舍的!"王建国终于忍不住了,"小宝的奶瓶您忘了清洗,尿布也换得不及时,您以前不是这样的!"
"我...我可能是有点累。"李桂花低着头,不敢看女婿的眼睛。
"累?您在这里住了4个月,吃得好住得好,有什么好累的?"王建国的语气越来越不客气,"我看您是在城里待习惯了,开始偷懒了!"
"建国!你怎么能这样说我妈?"陈丽护着母亲。
"我说错了吗?您看看她现在的样子,一天天的,肚子都大了一圈!在我家吃得这么好,当然舒服了!"王建国指着李桂花的肚子,毫不客气地说。
李桂花听到这句话,眼泪瞬间涌了出来。她站起身,颤抖着说:"我...我要回老家。"
"回什么老家?我怀着孕,小宝谁带?"陈丽急了。
"我不走,你们就天天这样说我。我走了,你们就消停了。"李桂花哭着说,"我在这里确实是多余的。"
"妈,您别听建国胡说,他工作压力大,心情不好。"陈丽安慰着母亲,然后转头对丈夫说,"你能不能不要这么刻薄?"
"我刻薄?我说的不是实话吗?您看看您妈现在的样子,整天魂不守舍的,带孩子也不用心了。我辛苦工作一天回来,还要看她的脸色!"
"够了!"陈丽捂着肚子,脸色苍白,"你们别吵了,我肚子疼..."
看到女儿的样子,李桂花和王建国都停止了争吵。但是气氛依然很紧张。
当天晚上,李桂花在折叠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她想起了老家的生活,想起了那些平静的日子。虽然生活清苦,但至少没有人会每天质疑她、指责她。
她摸了摸自己的肚子,那里确实比以前凸起了很多。如果真的是她怀疑的那样...她不敢想下去。
第二天一早,趁着陈丽和王建国都还在睡觉,李桂花悄悄出了门。她坐公交车来到了市第一人民医院。
一路上,她的心跳得很快。她告诉自己,只是去检查一下身体,排除一下心中的担忧。
挂号的时候,李桂花犹豫了很久。最后,她还是挂了妇科的号。
等待的时间特别漫长。李桂花坐在候诊室里,看着来来往往的年轻女人,心里忐忑不安。
"李桂花,请进。"
"您今年多大了?"女医生看起来很年轻,问话时很客气。
"44岁。"
"什么症状?"
李桂花支支吾吾地说了自己的情况:"就是...恶心,然后...月事也不正常...还有就是肚子好像大了一些..."
医生看了看她,又看了看她微微凸起的腹部:"您怀疑自己怀孕了?"
"不!不可能!"李桂花立刻否认,脸红得像番茄,"我都44岁了,怎么可能?我就是想检查一下身体,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
"好的,那我们先做个常规检查。"医生开了单子,"您去抽血化验,然后做个B超。"
拿着化验单,李桂花的手一直在颤抖。她告诉自己,这只是例行检查,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抽血的时候,护士问:"您是不是很紧张?血管都缩起来了。"
"有一点。"李桂花勉强笑笑,但心里紧张得要命。
做B超的时候更加紧张。当医生把探头放在她肚子上时,李桂花紧张得屏住了呼吸。她盯着屏幕,但什么都看不懂。
B超医生的表情很严肃,不时地测量着什么,还让李桂花换了几个姿势。
"您先去拿血化验结果,然后再来找我。"B超医生说话很简短,看不出任何表情。
等待化验结果的两个小时,是李桂花人生中最漫长的两个小时。她坐在医院走廊的椅子上,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心跳得像要跳出胸膛。
她想起了年轻时候的自己,想起了怀陈丽时的情形。那时候她才24岁,正是最好的年龄。现在44岁了,如果真的...
不,她不能这么想。
终于,化验结果出来了。李桂花颤抖着手接过报告单,但上面的医学术语她一个都看不懂。什么HCG、孕酮之类的,完全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她又回到B超室,医生接过化验单看了看,然后又看了看B超图像。
"您稍等一下,我需要再确认一遍。"
医生的表情变得更加严肃起来,这让李桂花更加紧张。她的双手不停地搓着衣角,心里七上八下的。
十分钟后,医生让李桂花坐下,然后拿出一个牛皮纸袋,把所有的检查结果装了进去。
"您的检查结果都在这里了。建议您和家人一起来听结果。"医生的话让李桂花的心彻底沉了下去。
"医生,您就告诉我吧,到底怎么了?"李桂花的声音都颤抖了。
"您还是和家人一起来比较好。这种情况...需要家庭成员共同决定。"医生的语气很严肃。
"是不是很严重?"李桂花感到腿软。
"您回去和家人商量一下,明天一起来吧。"医生没有正面回答她的问题。
李桂花接过牛皮纸袋,感觉它重得像千斤石。她知道,这里面装的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
走出医院的时候,李桂花的腿都是软的。她在医院门口的台阶上坐了很久,才鼓起勇气往家走。
一路上,她想了很多。如果真的是她怀疑的那样,她该怎么办?44岁的高龄,这对她来说意味着什么?
更重要的是,她该怎么面对女儿和女婿?他们会怎么想?
回到家里,陈丽和王建国都在客厅里。看到母亲回来,陈丽关心地问:"妈,您去哪里了?"
"没去哪,就是出去走走。"李桂花努力保持平静,但声音还是有些颤抖。
"您脸色不太好,是不是哪里不舒服?"陈丽更加担心了。
"没事,就是有点累。"李桂花将牛皮纸袋藏在身后,不想让家人看到。
但是王建国的眼神很敏锐,他注意到了李桂花的异常。
"妈,您手里拿的什么?"他问道。
李桂花身体一僵,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医院走廊里,李桂花颤抖着手拆开牛皮纸袋。
"不可能...这不可能..."她看着里面的检查报告,脸色瞬间苍白如纸。
血化验报告上的数值她看不懂,但B超报告上的几个字却清清楚楚地印入眼帘:
报告单从她手中滑落,像雪花一样飘散在地上。
"宫内早期妊娠,孕周约16周,胎儿发育异常风险较高..."
"44岁...高龄产妇...胎儿畸形风险增加..."那些触目惊心的医学术语在她脑中反复回响。
李桂花双腿发软,靠着墙壁缓缓滑坐到地上,眼中涌出的泪水模糊了视线。
走廊里来来往往的病人和家属都停下脚步,用异样的眼光看着这个突然崩溃的中年妇女,有人窃窃私语,有人摇头叹息。
"这下...真的全完了..."她喃喃自语,声音颤抖得像秋天的落叶。
护士匆忙跑过来:"大姐,您怎么了?需要帮助吗?"但李桂花已经听不到任何声音,她的世界仿佛在这一刻彻底坍塌了。
05
拿着那份改变一切的检查报告,李桂花踉踉跄跄地回到了家。
客厅里,陈丽和王建国正在等她。看到母亲苍白的脸色和颤抖的双手,两人都意识到出了大事。
"妈,您怎么了?"陈丽急忙上前扶住母亲。
李桂花看着女儿关切的眼神,眼泪再次涌出。她颤抖着从包里拿出那个牛皮纸袋,轻轻放在茶几上。
"我...我去医院检查了。"她的声音小得像蚊子叫。
"检查什么了?"王建国皱着眉头问。
李桂花没有回答,只是用颤抖的手指着茶几上的纸袋。陈丽疑惑地拿起纸袋,抽出里面的报告单。
当她看到报告内容时,整个人都愣住了。
"妈...这...这是真的吗?"陈丽的声音颤抖得厉害。
"什么真的假的?"王建国从妻子手中夺过报告单,看了一眼后,整个人都僵在了那里。
客厅里安静得可怕,只有墙上的钟表在滴答滴答地走着。
"44岁...宫内早期妊娠...16周..."王建国念着报告上的关键词,声音越来越大,"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桂花坐在沙发上,把脸埋在手里,痛苦地说:"我也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怎么会这样..."
"不知道?!您44岁了,还能不知道?!"王建国怒吼道,"您来我家4个月,就给我们整出这么大的事情?!"
"建国,你别这样说话!"陈丽虽然也震惊,但还是护着母亲。
"我不这样说话?她这是什么情况?来帮我们带孩子,结果自己怀了孕?!"王建国在客厅里来回踱步,"我们家现在成什么样子了?!"
李桂花哭得更厉害了:"我真的不知道...我以为是身体不好..."
"身体不好?16周了!4个月了!您不知道?"王建国的声音越来越尖锐,"您当我们是傻子吗?"
陈丽看着报告单上的各项指标,脸色越来越白:"妈,医生有没有说...胎儿的情况?"
李桂花抬起头,眼中满含泪水:"医生说...高龄产妇风险大,胎儿可能...可能会有问题..."
"有什么问题?"陈丽紧张地问。
"可能会...会有畸形...或者智力问题..."李桂花说到这里,整个人都崩溃了,"医生建议...建议不要..."
她没有说完,但大家都明白她的意思。
王建国听到这里,更加愤怒了:"您看看,这就是您给我们带来的!现在怎么办?怎么办?!"
"建国,你冷静一点!"陈丽抚摸着自己的肚子,"我们先想想该怎么办。"
"怎么办?还能怎么办?赶紧处理掉!"王建国毫不犹豫地说,"44岁还怀孕,这不是笑话吗?让邻居知道了,我们还怎么做人?"
李桂花听到这话,心如刀割。她知道自己给家庭带来了麻烦,但听到"处理掉"三个字,她还是感到无比痛苦。
"可是...已经4个月了..."李桂花弱弱地说,"这样对身体伤害很大..."
"您现在还担心身体?您怀孕的时候怎么不考虑后果?"王建国冷笑道。
"我真的不知道会怀孕...我都44岁了..."李桂花绝望地说。
陈丽看着母亲痛苦的样子,心里也很难受。作为女儿,她当然心疼母亲。但是作为妻子,她也理解丈夫的愤怒。
"妈,您告诉我实话,这个孩子...是谁的?"陈丽小心翼翼地问出了这个关键问题。
李桂花的脸瞬间红了,她支支吾吾地说:"是...是老李的..."
"老李?您不是说老李两年前就走了吗?"王建国质疑道。
"不是...不是那个老李...是...是村里的李师傅..."李桂花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
"李师傅?哪个李师傅?"陈丽追问。
李桂花哭得更厉害了:"就是...就是修电器的李师傅...我来这里之前...他说他也是一个人...我们..."
真相终于大白了。原来在来南昌之前,李桂花和村里的修理工李师傅发生了关系。李师傅也是个单身汉,比李桂花小两岁。两个孤单的人在一起,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所以您是怀着孩子来我们家的?"王建国的声音充满了愤怒和不敢置信。
"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已经怀孕了..."李桂花痛苦地说,"如果我知道,我绝对不会来..."
"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王建国烦躁地说,"关键是现在怎么办?"
陈丽看着母亲,又看看丈夫,心情非常复杂。她想起了这4个月来母亲的辛苦,想起了母亲为了她放弃老家的生活...
"妈,您还爱那个李师傅吗?"陈丽问。
李桂花摇摇头:"不爱...那只是...只是一时糊涂...我们都太孤单了..."
"那他知道您怀孕的事吗?"
"不知道...我来这里后就没联系过..."李桂花说。
王建国听到这里,更加生气了:"您看看,这叫什么事?没有任何计划,没有任何准备,就这么糊里糊涂地就..."
"够了!"陈丽突然大声喊道,"事情都已经这样了,您再说这些有什么用?"
她捂着肚子,脸色很不好。刚才的争吵让她情绪激动,肚子里的孩子也在剧烈地动。
"丽丽,您没事吧?"李桂花急忙过去扶女儿。
"我没事...就是有点累..."陈丽坐在沙发上,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王建国看到妻子的样子,也冷静了一些。他知道现在发火解决不了问题,关键是要想办法处理这件事。
"妈,医生怎么说?除了建议不要,还有别的选择吗?"王建国问。
李桂花擦了擦眼泪:"医生说...如果一定要生,风险很大。不仅对我危险,对孩子也不好。而且...而且费用也很高,需要住院监护..."
"费用多少?"王建国问。
"至少要十几万...如果有并发症,可能更多..."李桂花说。
听到这个数字,王建国的脸更黑了。他们家本来就不富裕,陈丽马上要生二胎,本来就面临很大的经济压力。现在又来这么一出...
"十几万?我们哪有这么多钱?"王建国说,"而且就算有钱,您这个年龄生孩子,风险太大了。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我们怎么办?"
陈丽也在心里算着账。他们家的积蓄确实不多,如果真的要支持母亲生这个孩子,经济压力会非常大。而且母亲的身体状况也让她很担心。
"妈,您自己怎么想?"陈丽问。
李桂花沉默了很久,才说:"我...我也不知道...如果生下来,确实对大家都是负担...可是...可是都4个月了..."
她抚摸着自己的肚子,眼中满含不舍。虽然这个孩子来得意外,但毕竟是一条生命。作为母亲,她有些舍不得。
但是理智又告诉她,这个决定是错误的。44岁的高龄,巨大的风险,家庭的经济压力...这一切都在提醒她,这个孩子不应该来到这个世界。
06
那天夜里,全家人都没有睡好。
李桂花躺在折叠床上,一遍又一遍地抚摸着肚子。她能感受到里面小生命的动静,那种感觉让她既欣喜又痛苦。
陈丽和王建国在卧室里小声争论着。
"建国,我妈也不容易...她为了我们放弃了老家的生活..."
"我知道她不容易,但是这件事情太荒唐了。44岁还怀孕,而且还是这种情况..."
"那您说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只能...只能不要了。"
"可是都4个月了,对我妈身体伤害很大..."
"不处理伤害更大!您想想,如果生下来,我们拿什么养?而且万一孩子有问题,我们拿什么面对?"
陈丽知道丈夫说的是实情,但她心里还是很难受。
第二天早上,三个人都顶着黑眼圈坐在餐桌前。小宝还小,不懂大人的世界,依然开心地在高脚椅上玩耍。
"妈,我们陪您再去一次医院,详细了解一下情况。"陈丽说。
李桂花点点头,她也想再确认一遍。
在医院里,医生详细解释了高龄产妇面临的各种风险。
"44岁怀孕,确实风险很高。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胎盘早剥的概率都会增加。而且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风险也比年轻产妇高很多。"
"如果一定要生,需要做哪些检查?"陈丽问。
"需要做羊水穿刺检查胎儿是否有染色体异常,还要定期做各种筛查。整个孕期都需要严密监护。"医生说,"而且即使检查都正常,分娩时的风险也很大。"
"费用大概多少?"王建国问。
"如果一切顺利,大概需要15-20万。如果有并发症,费用会更高。"
听到这个数字,王建国的脸色更难看了。
医生继续说:"而且就算孩子健康出生,您这个年龄养育一个孩子,体力也是个问题。"
从医院出来后,三个人都沉默着。现实的压力让这个决定变得更加困难。
当天下午,李桂花主动提起了这个话题。
"丽丽,建国,我想过了...这个孩子...还是不要了吧..."她说这话时,眼泪止不住地流。
"妈..."陈丽心疼地抱住母亲。
"我不能因为我的错误,连累了你们。"李桂花哽咽着说,"而且医生也说了,风险太大,我也害怕..."
王建国听到这话,心情复杂。虽然这是他希望的决定,但看到岳母痛苦的样子,他也不好受。
"妈,您别这么说。我们是一家人,应该一起承担。"他难得地安慰了一句。
但是李桂花心意已决:"不,这是我的错,不应该让你们承担后果。"
第二天,李桂花再次来到医院,这次是为了终止妊娠。
手术前,医生再次确认:"您确定要做这个决定?"
李桂花点点头,但眼泪却止不住地流。
"16周的胎儿已经成型了,手术会比较痛苦,您要有心理准备。"医生说。
手术进行了两个多小时。陈丽和王建国在手术室外等候,心情都很沉重。
虽然这个决定是理智的,但他们都知道,这对李桂花的打击有多大。
手术结束后,李桂花被推出手术室时,脸色苍白如纸。麻醉还没完全清醒,但眼角依然有泪水。
"妈,没事了,都过去了。"陈丽握着母亲的手安慰着。
李桂花虚弱地点点头,但眼中的痛苦却更加明显了。
回到家后的日子,李桂花变得沉默寡言。她依然帮忙照顾小宝,但明显没有以前那么有精神了。
王建国看在眼里,心情也很复杂。虽然问题解决了,但他发现自己并没有想象中的轻松。
"妈,您身体还没完全恢复,不要太累了。"他主动关心李桂花。
李桂花摇摇头:"没事,我能行。"
但是大家都看得出来,她的心情很不好。
一个月后,李桂花提出了要回老家的想法。
"妈,您再住一段时间吧。"陈丽舍不得母亲走。
"不了,丽丽。我在这里...总是想起那些事情。我想回老家静一静。"李桂花说,"而且你们也需要自己的空间。"
王建国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没说出口。
送别的那天,全家人都哭了。
"妈,您要保重身体。有什么事就给我们打电话。"陈丽抱着母亲哭得很伤心。
"我会的。你们也要好好的。"李桂花摸着女儿的肚子,"这个小家伙马上就要出生了,好好养胎。"
王建国也上前拥抱了岳母:"妈,对不起。我以前说话太重了。"
"没事的,建国。你们都是为了这个家好。"李桂花原谅了女婿。
在长途汽车站,看着母亲提着行李箱离去的背影,陈丽哭得更厉害了。
"她会没事的。"王建国搂着妻子安慰。
"我知道...但是我总觉得愧对她..."陈丽说。
确实,这件事对李桂花的打击太大了。她原本是抱着帮助女儿的想法来到城里,却没想到给家庭带来了这么大的麻烦。
回到老家后,李桂花变得更加沉默。邻居们都说她整个人都变了,不像以前那么爱说笑了。
李师傅听说了这件事,主动来找过她一次,想要承担责任。但李桂花拒绝了。
"都过去了,李师傅。我们就当什么都没发生过吧。"她说。
李师傅很愧疚,但也无可奈何。
时间慢慢过去,李桂花的身体恢复了,但心理创伤却很难愈合。
半年后,陈丽的二胎顺利出生。李桂花接到电话时,心情很复杂。
"妈,您来看看小孙女吧。"陈丽在电话里说。
"不了,丽丽。我就不去添乱了。"李桂花拒绝了。
"妈,您别这么说。我们都想您了。"
"我知道你们的心意。但是...我还是不去了。"
挂了电话,李桂花坐在老屋的院子里,看着远山发呆。
她想起了那4个月的经历,想起了那个未能出世的生命,心情五味杂陈。
也许这就是人生吧,总是充满了意外和无奈。她原本只是想做一个好母亲,好奶奶,却没想到事情会发展成这样。
现在,她只能在老家安静地生活,努力忘却那段痛苦的回忆。但有些伤痕,是永远无法完全愈合的。
夕阳西下,李桂花的影子在院子里拉得很长。她44岁的人生,因为那4个月的经历,彻底改变了轨迹。
而那一家人"泪如雨下"的夜晚,也永远深深印在了每个人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