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9-18 16:50点击次数:
西贝这回可能真没料到,会撞上互联网上最“难缠”的罗永浩。一场风波下来,品牌形象摇摇晃晃,口碑眼见着往下掉。眼下这场被网友戏称为“西罗对决”的事件,还在不断延烧。就在老罗直播结束的第二天,已经有博主直奔西贝门店,想亲眼看看他们的后厨有没有什么改变。
经过连续一整天的直播自证和多家媒体轮番探访,西贝几乎被翻了个底朝天。尽管如此,他们依然表态欢迎媒体和主播来后厨参观。拍摄的博主进去时,正好撞见厨师在准备罗永浩点过的那款凉皮。凉皮本身是不是半成品,后厨没明说,但配菜都切好放在保鲜盒里,看得一清二楚。
除了凉皮,博主也注意到了老罗套餐里的鱼。厨师长介绍,这些鱼并非每天从市场现买的新鲜活鱼,而是经过冷冻、带保质期的产品。拍摄当时,这批鱼正在解冻中。
至于鱼的来源?厨师长坦言,是由第三方工厂供应,西贝统一采购。博主特意翻看了产品包装背面的标签,镜头扫过配料表——除了鱼、食用盐和生姜,还有一项“复配水分保持剂”。这类添加剂常见于肉制品、面点或海鲜加工产品,主要用于维持食材的含水量和口感。
如果对照今年三月国家六部门联合印发的那份文件来看,这种产品其实不算“预制菜”,最多属于半成品——毕竟还需后续加工和烹饪。
老罗当时点的可不只凉皮和鱼,还有羊肉串。博主也在后厨找到了同款未拆封的羊肉串包装。袋身上的配料表比鱼复杂得多:除了复配水分保持剂,还有鸡蛋液、淀粉、食用盐、白胡椒粉、洋葱粉和味精。
后厨工作人员说,这些羊肉串都是预先调好味的,操作起来比鱼省事——烤熟刷酱就能出餐,不需要再腌制。而它们同样来自第三方工厂,等于是西贝采购了已经预制并冷冻的羊肉串,经加热调味后就上桌给顾客。
如果再翻出去年六部门联合通知中关于预制菜的界定——“食材经调味料处理,未添加防腐剂,经工业化预加工(如腌制),加热或熟制后即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听起来是不是和这款羊肉串高度吻合?
我们不是食品分类的专家,但以普通消费者的认知来看,这份羊肉串确实贴近预制菜的定义。不过西贝方面始终不认可这一说法,一再强调他们“明厨亮灶”、欢迎监督,坚称产品并非预制。
事到如今,消费者在意的或许早已不是“到底算不算预制菜”这种概念之争。大家更关注的是:作为一家大型连锁餐饮品牌,西贝部分食材确实算不上“新鲜”,价格却始终居高不下。再加上这次被老罗点名后略显被动的公关应对,确实让不少老客感到失望。
其实如果西贝愿意坦诚沟通,明确标注哪些菜品是预加工的、哪些是现做的,情况可能都不至于这么难看。但现实却是,他们似乎选择了另一条路——继续与质疑硬碰硬。从舆论反应来看,这种做法未必明智。
说到底,餐饮行业归根结底是做“人”的生意。信任一旦打了折扣,重建起来就难了。大家想要的不过是一份明白、一顿安心的饭。价格高不是原罪,模糊不清才是。
有网友说得直白:“真材实料、透明操作,哪怕卖得贵点我们也认。可一边用着工厂预制的食材,一边宣传’现做现炒’,就难免让人心里膈应。”也许西贝该听的,不是怎么去反驳定义,而是这些真实的声音。
这件事也不该只是西贝一家的教训。整个行业都该意识到,消费者正在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较真。尊重他们的知情权、坦诚面对质疑,才是长远之道。
毕竟,端上桌的不仅是菜,更是一份信任。
#30天连更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