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彩 > 88彩介绍 >

莫迪的豪赌:正在引爆一颗“人口炸弹”!

发布日期:2025-09-02 10:31点击次数:

(来源:藏金洞)

洞主江湖说:我说的可能都是错的,但值得你去探索和反思。

亲爱的藏金洞友们:

全世界都在说,印度是下一个中国。

连华尔街的资本大鳄们,都把热钱和希望,像下注一样砸向了这个南亚次大陆。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它未来几年GDP增速高达6.5%,冠绝全球。

14.5亿的人口,刚刚超过我们,成了世界第一。

看似一片泼天富贵。

但洞主我走南闯北,见过最危险的繁荣,就是今天的印度。

莫迪正在进行一场史无前例的豪赌,赌桌上是印度的国运,而他手中的王牌——所谓的人口红利,正在变成一颗倒计时的炸弹。

#印度经济 #莫迪 #人口红利 #世界工厂 #灰犀牛

我有一个搞投资的朋友,前年雄心勃勃杀去孟买,想抓住“下一个中国”的风口。

去年底他回来了,一脸的困惑。

他说,哎呀,印度这个地方真是邪门。

在孟买的金融区,高楼林立,西装革履的精英们,讲着流利的英语,做着几十亿美元的软件外包生意,那派头,比华尔街还华尔街。

可车子一拐,开出不到二十公里,就是一望无际的贫民窟。

牛在垃圾堆里找吃的,衣衫褴褛的年轻人,眼神空洞地蹲在墙角。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他问我,你知道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如果你看懂了这冰火两重天,就看懂了莫迪这场豪赌的全部真相。

一场豪赌,名为“印度梦”

这些年,莫迪给全世界讲了一个动人的故事。

故事的名字,叫“印度制造”(Make in India)。

他学着我们当年的路子,砸下血本搞基建。

一个叫“国家基础设施管道”(NIP)的计划,准备在2020到2025年间,豪掷111-160万亿卢比,这手笔不可谓不大。

他还推出了总额约260亿美元的生产挂钩激励(PLI)计划,想把苹果、三星这些巨头的生产线,都从中国搬到印度去。

效果有没有?

有,而且表面上看起来很美。

PLI计划已经吸引了1.23万亿卢比的投资,创造了大约80万个就业岗位。

尤其是在电子行业,印度的手机出口额飙升到了110亿美元,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手机生产国。

再加上IMF和世界银行都预测它未来几年能保持6.5%的GDP增速。

这剧本,眼熟不?

太眼熟了。

这不就是当年我们经济起飞的前夜吗?

但魔鬼,藏在细节里。

莫迪的基建大计,79%的钱都得靠政府自己掏,私营部门只占21%。

这就引出了一个要命的问题:政府的钱,能撑多久?

更诡异的是,外国直接投资(FDI)的流向,根本不听他的指挥。

大部分热钱,一头扎进了服务业(占19%)和计算机软硬件(占16%)。

而莫迪心心念念的制造业,虽然有所增长,但还是个小角色。

这说明什么?

说明资本比谁都精明。

它们看得到这身华丽长袍底下,藏着一个致命的畸形。

致命的失衡

印度的经济,就像一个得了巨人症的怪人。

他有一条腿,粗壮得不成比例。

这就是他的服务业。

IT、软件、金融,这些高大上的行业,撑起了印度经济的半壁江山,对总增加值(GVA)的贡献率高达54.7%,增速达到惊人的9.3%。

但他的另一条腿,制造业,却像侏儒一样,细弱不堪。

制造业对GVA的贡献率,常年趴在17%左右,死活上不去。

莫迪政府设定的25%目标,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这就见了鬼了。

正常的国家发展,都是先搞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让农民进城当工人,有工作,有饭吃,等有了积累,再慢慢升级到服务业和高科技。

我们是这么走过来的,日韩也是。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腰。

腰不硬,你站不直。

印度倒好,直接“跨越”了制造业阶段,从农业社会,一蹦子就想跳进服务业社会。

这一蹦,把自己的腰给闪了。

后果是什么?

是那14.5亿被吹上天的人口,成了悬在印度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红利还是炸弹?

我们常说“人口红利”。

但“红利”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得有足够多的工作岗位,把这些年轻人用起来。

你有人,但没工作,那不叫红利,那叫负债,叫社会不稳定的根源,叫一颗随时会引爆的炸弹。

现在,请看一组让你脊背发凉的数据。

这个号称拥有全世界最多年轻人的国家,其劳动参与率(LFPR),竟然低到只有50.4%!

世界平均水平是多少?60.63%!

更触目惊心的是,印度女性的劳动参与率,只有32.8%。

啥意思?

就是100个能干活的人里,有将近一半,连找工作的心思都没有,直接选择躺平。

为什么?

因为没工作啊!

那个强大的服务业,是精英的游戏。

一个程序员,可以创造巨大的产值,但他只需要一台电脑,他没办法给成千上万的低技能劳动力提供岗位。

而那个孱弱的制造业,本该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却根本扶不起来。

这就造成了一个巨大的“断层”。

数以亿计的年轻人,上不去,下不来。

他们没受过高等教育,进不了班加罗尔的软件公司当白领。

他们也找不到工厂里的流水线岗位,因为根本就没那么多工厂。

他们能去哪?

只能回到农村,或者在城市里打零工,构成那高达89%的非正规就业大军。

数据再次揭示了真相:

印度有44%的劳动力,拥挤在只贡献了17.7% GVA的农业里。

而在贡献了54.7% GVA的服务业里,只雇佣了34%的人。

这是何等的讽刺!

经济增长的果实,被少数精英摘走了。

而剩下的大多数人,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分享不到一丝一毫。

这就是印度经济“无就业增长”的残酷现实。

走钢丝的钱袋子

这种内部的畸形,还让印度的国本,变得异常脆弱。

它的钱袋子,外强中干。

它每年都要进口大量的商品,贸易逆差是个无底洞。

拿什么来补?

就靠服务业那条腿,拼命给国外打工赚钱。

整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平衡,都悬在服务业出口这一根线上。

这就像走钢丝,看似潇洒,实则步步惊心。

IMF预测,印度的经常账户赤字将从GDP的-0.9%扩大到-1.3%。

这个缺口正在变大。

万一哪天全球经济衰退,欧美的公司自己都活不下去了,开始缩减IT预算,这根线一断,印度经济就会立刻休克,引发货币危机。

这就是单一引擎的脆弱性,是把国运押在别人身上的赌博。

江湖上,最忌讳的就是根基不稳,强练上乘武功。

内力平平,却非要学“吸星大法”,结果就是走火入魔,经脉寸断。

印度,就是这样一个武林中人。

它跳过了扎马步、练内功的苦活,也就是发展制造业,直接就想一步登天,玩转服务业这个“上层建筑”。

这种模式,在风调雨顺的时候,或许能风光一时。

但只要风浪一来,立马就会被打回原形。

莫迪的这场豪赌,赌的太大,也太悬。

他把国家的未来,押在了虚幻的空中楼阁上。

记住洞主一句话:没有一个强大的制造业作为“腰”,任何人口红利最终都会变成人口炸弹。

Powered by 88彩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