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10-09 14:57点击次数:
2024年10月,多哈,卡塔尔和埃及把以色列、哈马斯的代表又拉到一桌,继续谈停火和换人。加沙的炮声没停,北边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党也还在互打。美国代表在旁边穿梭传话,场面看着忙,但关键条款卡着没松。
先说一个准绳。6月10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2735号决议,支持美国提的三步走方案。第一步短期停火、分批放人质、释放部分巴勒斯坦囚犯;第二步延长停火、更多交换、以军逐步撤出;第三步谈重建和遗体归还。听着清楚,然后落地就难在细节。
地面上,加沙的战事从春季打到秋天。5月以军进拉法,后来又回扫汗尤尼斯和中部营地,流离失所的人扎在帐篷区,一次次往南、往海边躲。因为这个,人道物资进得慢,卡在口岸、卡在路上。救援机构一直告急,说燃料、药品都缺。
北面的火也压不住。自从2023年10月以来,黎以边境几乎天天有火箭和空袭。以色列北部很多村镇长期疏散,学校关着门。黎巴嫩南部同样有人搬家,田地荒着。两边军队都说自己“做好了更大行动准备”,但又都收着手,不想一下子全撞上去。
今年夏天,贝鲁特南郊多次传出定点打击消息,真主党有指挥官被炸身亡。真主党发起过几轮密集火箭还击,覆盖了以北多城。以色列防空连轴转,拦下不少,但也拦不住所有。结果就是焦虑蔓延,生意冷清,夜里警报响了又响。
美国这边,一手拎着停火草案,一手给以色列补弹和拦截器。地中海有航母常态巡航,红海也有驱护舰。华盛顿不停劝和,原因很简单,选票、盟友、油价都盯着这摊事。盟友在欧洲东岸、中东基地的安全,也需要一个可控的下半场。
红海的麻烦还在。也门的胡塞武装从2023年11月起打商船,12月多国搞了护航,2024年1月美英开始打胡塞的发射点和雷达。然后很多船公司改走好望角,路更远,钱更多,时间也拖长。保险公司调高费率,东亚到欧洲的货主都在算成本。
埃及夹在门口最难。拉法口岸一开一关,安全、民意、经济都要顾。开得太大,担心难以控制;关得太死,国际压力就上来。卡塔尔继续当调解人,场地、飞机、热线都给了,同时也承受外界喊话,让它对哈马斯多施压。
以色列内政也在拉扯。6月9日,班尼·甘茨退出战时内阁,认为缺少明确路线。内塔尼亚胡靠右派小党稳住多数,这些盟友要求继续打,要求更强硬。人质家属一周一示威,堵路、喊口号,只求把亲人尽快带回家。政治领袖要安抚街头,还要盯战场。
哈马斯的诉求也没变。它要永久停火、以军撤出全境、释放大量囚犯,并承诺换完人质再谈别的。以方的底线是,先放人质,再谈停火;保留在加沙一些安全带;要让哈马斯失去重整武装的能力。两边话说得直,进场就掰手腕。
卡住的点主要有四个。谁先走第一步;停火是阶段性的,还是一次性到头;以军能不能在边上留人员和传感器;重建的钱谁出、谁管、怎么防止武器回流。同样重要的,还有加沙的行政谁接手,巴勒斯坦内部怎么协调。
周边都不想把火越点越大。黎巴嫩政府说不想打大仗,伊朗口头支持“抵抗”,但也在算后果,美国公开说不想扩战。因为这个,大家都在边界压线又克制,打得不小,但留有余地。这就是现在的下棋方式,谁都怕一步走快了,整个盘崩了。
全球市场的神经一直绷着。油价对消息很敏感,一有风向就跳。航运公司计算绕行天数,欧洲零售商算圣诞季库存,东地中海上空的航线也跟着绕。企业不爱听口号,只看能不能准时、可不可以投保、成本压不压得住。
回到谈判桌上,能破局的钥匙,多半还是“先小后大”。先把最脆弱的那批人质换回来,先让人道物资进到位,先让停火休止符落下来。然后再去谈权力、警戒、重建,这样社会能缓一口气,政治人物也有空间退一步。
夜里,加沙南部一个临时营地里,一位父亲排队接水,手里拎着旧水桶,孩子抓着他的衣角不撒手;远处传来“谈判有进展”的消息,营地里的人只盼今晚能安稳睡一觉。接下来这张停火协议,能不能让他们早点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