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8-30 18:04点击次数:
美团最近发布的二季度财报,简直是给整个互联网圈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表面上,总收入同比增长11.7%似乎还算体面,但骨子里,经调整净利润同比暴跌89%的数字却触目惊心,经营利润更是惨烈地暴跌98%,几乎是“血亏”的边缘。然而,就在这片“红海”之中,美团却逆势而行,宣布推进骑手养老保险全国试点。这波看似矛盾的“骚操作”,不禁让人拍案而起:平台经济,究竟该如何在商业逐利与社会责任的钢丝上跳舞?这不仅仅是美团的“灵魂拷问”,更是数字化时代所有平台企业都必须直面的“伦理抉择”。
咱们先来简单回顾下美团这份“有点方”的财报。数据直白地告诉我们,美团二季度经调整净利润仅为14.93亿元人民币,远低于市场预期的98.5亿元人民币。经营利润更是从去年同期的13.7%暴跌至0.2%,几乎是“地板价”的利润率。美团CEO王兴在财报电话会上直言不讳地指出,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外卖和即时零售业务的“内卷式竞争”过于激烈。为了抢夺市场份额,各家平台营销和补贴投入就像“泼水”一样,销售及营销开支同比飙升51.8%,达到225亿元,占收入的百分比从18%增至24.5%。核心本地商业板块虽然收入同比增长7.7%至653亿元,但受非理性竞争影响,经营溢利同比下降75.6%至37亿元,经营利润率同比下降19.4个百分点至5.7%。新业务方面,海外扩张(如Keeta在中东的布局和准备进入巴西市场)和社区电商(美团优选的战略转型和小象超市的加速扩张)的投入仍在烧钱,导致经营亏损同比扩大43.1%至19亿元。简而言之,美团现在是“增收不增利”,甚至“增收大减利”,压力山大,简直是“人在囧途”。
然而,正是在这种“内卷”白热化的背景下,美团却选择在南通和泉州试点骑手养老保险补贴,并计划在今年年底前推广至全国。这绝非单纯的“做慈善”,其背后隐藏着多重深远的商业策略考量,堪称一石多鸟的“阳谋”。
其一,应对监管压力,提升品牌形象。 近年来,政府部门对平台企业保障骑手权益的监管日趋严格,约谈、政策出台等举措不断。美团积极推进骑手养老保险试点,无疑是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以规避潜在的法律风险和声誉危机的“防御性”举措。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形象,不仅能赢得消费者和社会的信任,也能在政策制定中获得更多话语权。
其二,稳定骑手队伍,打赢“人才争夺战”。 在京东外卖、淘宝闪购、饿了么等竞争对手纷纷加码骑手福利,甚至推出全额社保补贴的“人才争夺战”中,美团此举更是稳定骑手队伍、提升服务质量、增强用户粘性的“进攻性”策略。毕竟,一个拥有稳定、有保障的骑手队伍,才能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服务,这对于长期发展至关重要。这已从“社会责任”演变为“人才争夺战”的战略布局。
其三,降低长期风险,构建“护城河”。 从长远来看,健全的骑手保障机制有助于降低平台用工风险和成本,减少因骑手权益纠纷带来的不确定性。虽然短期内会增加成本,但长期能形成良性循环,为平台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这并非简单的商业逐利与社会责任的对立,而是平台在多重压力下寻求可持续发展的“伦理抉择”与“策略平衡”。
这种“内卷式竞争”对整个行业生态的影响是长期且深远的,简直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愚蠢游戏。
对骑手而言,无休止的“加速”和“压榨”导致其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职业发展空间受限,社会人力资本隐性贬值。为了赶时间,超速、逆行、闯红灯成了家常便饭,各种五花八门的扣罚规则更是将骑手锁定在“拼命模式”。这种“去技能化”的工作模式,让大量高学历人才被困于重复劳动,缺乏职业发展空间,长期来看将导致社会人力资本的隐性贬值和创新能力的受损。对消费者而言,短期内看似享受了低价和补贴的狂欢,但长期来看,这种竞争模式可能导致服务质量的下降。当平台为了节省成本而压榨商家和骑手时,商家可能提供劣质商品或服务,骑手为了赶时间可能忽视服务态度,最终损害的是消费者的体验。此外,过度补贴也可能扭曲市场价格,一旦补贴减少,消费者将面临更高的价格,甚至形成对少数平台的路径依赖,最终成为“温水煮青蛙”中的那只青蛙。对整个行业生态而言,“内卷”导致的是恶性循环和资源浪费。平台之间烧钱补贴,而非专注于提升技术、优化服务或创新商业模式,使得行业陷入低质量竞争的泥潭。这种非理性的竞争挤压了中小平台的生存空间,加剧了市场集中度,不利于多元化和创新发展。长此以往,整个行业将缺乏健康成长的动力,最终损害的是数字经济的长期繁荣。
这种以牺牲利润、压榨劳动者和透支行业未来为代价的竞争模式,显然是不可持续的。它违背了商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也与社会对公平、可持续发展的期望相悖。平台经济的终局,绝不应是无休止的“内卷”与“零和博弈”,而应是“共生共赢”的生态系统。
那么,除了美团自身调整战略,还有哪些外部因素或机制可以推动行业摆脱这种“内卷”?
监管部门的强力介入:政府应出台更严格、更详尽的法规,规范平台用工模式,明确平台、骑手和政府三方的责任边界。例如,强制平台利用技术手段约束骑手的工作时长和强度,严格执行劳动法规定,避免“算法压榨”。同时,加强反垄断审查,遏制平台不正当竞争行为,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约谈平台企业,要求其切实维护消费者、平台内经营者和外卖骑手的合法权益,正是这种外部监管压力的体现。行业协会的自律与标准化:行业协会应发挥作用,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和行为规范,引导平台企业在保障劳动者权益、提升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良性竞争,而非价格战。通过行业自律,共同抵制非理性竞争,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劳动者权益组织的壮大:工会或类似组织应积极为骑手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发声,提高他们的议价能力,推动建立集体协商机制,确保劳动者能够获得合理的报酬和完善的保障。例如,推动社保全覆盖,以及解决工伤、医疗等实际问题。消费者观念的转变:消费者也应认识到低价补贴背后的社会成本,逐渐形成对优质服务和可持续商业模式的认可。通过消费选择,引导平台企业将重心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支持那些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平台。
美团的财报是平台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揭示了其深层次的矛盾。摆脱“内卷”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平台企业、监管机构、行业组织和消费者等多方共同努力,构建一个兼顾效率与公平的用工生态,推动行业走向真正的可持续发展。在“效率至上”的时代,公平真的能实现吗?或者说,我们是否能找到一种新的“效率”,它本身就包含了公平的维度?这不仅是商业的挑战,更是对我们社会价值观的终极拷问。毕竟,如果一个社会的发展是以牺牲底层劳动者的尊严和未来为代价,那这种“繁荣”又有什么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