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10-08 07:57点击次数:
打遍了七个国家还不满足吗?以色列军队的坦克在深夜突袭,让特朗普都笑开了花,似乎大局已经定了。
一座座楼房在炮火中崩塌,头顶的战机呼啸而过,地面坦克部队像铁流一样碾碎一切,数十万人拼命往城外逃散,此刻的加沙城,再次陷入火光与阴影之中。
尽管国际社会纷纷谴责,美国却置若罔闻。归根结底,以色列频频出击,不过是为了协助美国推进一个充满风险的阴谋。
据观察者网透露,以色列国防军在深夜展开突袭,坦克部队一路呼啸着驶向加沙市中心区,同时空中轰炸频繁,炮弹乱飞,导致加沙地区伤亡惨重。
《耶路撒冷邮报》确认,这次军事行动的激烈程度堪称“空前绝后”,也许意味着巴以冲突迎来全新局面。
随着以军攻势愈发猛烈,超过30万加沙居民被迫从加沙城向南撤离,照片里可以看到,居民们携带着不多的行李,连夜逃难,寻觅安全的避难地点。不过令人忧心的是,仍有大约70万人因为各种原因滞留在战火弥漫的城区,这也预示着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伤亡。
挺让人扯蛋的是,这次军事行动在以色列内部引起了轩然大波。《耶路撒冷邮报》说,包括以色列国防军总参谋长扎米尔在内的大部分安全官员,居然都反对动用地面部队,主要是担心会带来难以预料的军事损失和更大压力,来自国际社会的一些指责也让他们犹豫不决。
可是内塔尼亚胡坚持己见,坚信这次行动的目的就是要彻底消灭哈马斯的军事力量。还特别强调,美国也没有反对这事。
特朗普更是直言:“这事就是内塔尼亚胡的战争,不管接下来怎么发展,责任都归他。”这话听起来像是在撇清关系,但实际上却给了以色列很大的行动空间。
其实也就是这么个意思,背后以色列的攻势,暗中透露出特朗普正在筹划一项由美国牵头的加沙战后重建方案。
根据美国媒体曝光的那份38页的招股说明书,特朗普的打算是要负责管理加沙地带至少十年,并打算把重建之后的加沙变成一个旅游胜地和制造业的重镇。
对当地居民来说,要么领取5000美元和一年份的食品补贴,“自愿”前往其他国家,要么进入设在加沙地区的所谓“人道主义过境区”大型难民营。
这其实反映出一种困境:当地人要么接受有限的经济援助和基本生活保障,选择离开故土,要么留在难民营里等待不确定的未来。
以色列实际上只是美国在中东摆进去的一根“楔子”,它的行动很多时候都在为美国的区域利益打先锋。
回头看看历史,就能发现,以色列的成立其实是大国角力的产物。
《贝尔福宣言》之后,英国开始对巴勒斯坦地区实施委任管理,直到二战结束。到了194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在巴勒斯坦划分出一个阿拉伯国家和一个犹太国家。
这个安排真是挺巧妙的!就像是在一个主要由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组成的区域里,硬生生插入一个完全不同文化、宗教背景的国家,这样一来,基本上就挡住了这个地区形成统一势力的可能。而且,还能给外部大国干预提供不少借口呢。
也正因这些原因,中东的盟友们感到挺失望的,纷纷开始反思那所谓的“美国保护”到底靠不靠谱。
得说,在大规模行动开始之前,以军可是展开七线作战,在短短72小时内连打了6个国家,甚至还把枪口对准了美国的盟友卡塔尔。这一幕就像一块巨石扔进平静的湖面,在中东地区以及整个国际社会引起了巨大涟漪。
这让中东国家一下子明白了“美国保护”其实是虚幻的,不能再盲目信赖美国的庇佑,得重新思考一下自己在这盘错综复杂的地缘政治棋局里的位置。
这个认识的变化,可能会激起中东地区权力重新分配的趋势,重新洗牌那也是有可能的事。
不管是推行两国方案,还是美国的重建计划,前提都得是停火,毕竟,和平对话才是唯一可行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