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彩 > 新闻动态 >

顶级杠精王安石又一首抬杠诗,这次杠上了李商隐

发布日期:2025-07-25 03:17点击次数: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

抬杠,在古诗词中屡见不鲜。一位诗人写下诗词名句,另一位诗人偏偏要唱反调。比如王之涣写下“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而李白则抬杠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高蟾写“一片伤心画不成”,韦庄抬杠“谁谓伤心画不成”;杨炯说“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汪洙却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诸如此类的抬杠诗词,在历史上数不胜数。

大多数诗人抬杠往往是偶有为之,读到了古人诗句,心有不同意见才会写下抬杠诗。但有一位大诗人却不同,他似乎天生“杠精”体质,诗集中的抬杠诗不胜枚举。此人便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诗人王安石。王安石生平作诗,极爱抬杠。比如王籍有一名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安石偏说“一鸟不鸣山更幽”;杜牧评价项羽“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王安石偏抬杠“江东子弟今虽在,可能与君王卷土来?”;还有他的《明妃曲》二首,更是一反诗坛对昭君的评价。

今天向大家介绍的便是杠精王安石的又一首抬杠诗,这首诗直接杠上了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同题之作。且来欣赏这首《贾生》:

贾生

北宋·王安石

一时谋议略施行,

谁道君王薄贾生。

爵位自高言尽废,

古来何啻万公卿。

众所周知,评议贾谊的诗作,最有名的莫过于晚唐诗人李商隐的《贾生》。李商隐诗云: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此诗借贾谊与汉文帝宣室夜谈的历史典故咏古讽今。诗中描绘汉文帝在宣室召回被贬逐的贾谊,对其才华赞赏有加,却在夜半交谈时,不问天下大事,却只热衷于鬼神之事。李商隐以贾谊自比,通过对贾谊的同情,讽刺晚唐统治者表面上求贤若渴,实则昏庸无道、不重用贤才的丑态,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

然而王安石的这首《贾生》却大唱反调,一开篇就抛出与李商隐截然不同的观点:“贾谊提出的政策建议,汉文帝后来都一一实行。从这一点看来,谁能说汉文帝对贾谊不好?”这与李商隐笔下那个不重视贾谊、只问鬼神的汉文帝形象大相径庭。

后两句“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意思是:自古以来,不知高官王爵的言论都被君王废弃了。与那些人相比,贾谊何其幸运!以贾谊的“谋议略施行”与身居高位的达官贵人“言尽废”相对照,以文帝采纳贾谊的“谋议”,古来君王废弃众多地位显赫的达官贵人的言论相对照,突出贾谊超群的才能与汉文帝的爱惜贤才。

李商隐讽文帝悼贾生,王安石却赞文帝褒贾生,确是杠精无疑。其实这两人的论调都没错,只不过都是从自身的遭遇出发而有所感的。李商隐生逢晚唐,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却始终沉沦下僚,怀才不遇,因此讽文帝不惜才。

而王安石不同,他力主变法图强,以扭转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在熙宁二年到熙宁七年间,王安石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从被提拔为宰相,大刀阔斧地推行改革变法,到被迫辞去宰相职务,退居政治边缘。但他欣慰的是,自己变法期间颁布的各项法令,因有皇帝支持,仍在正常实施,并未被完全废止。这种经历让他在贾谊身上找到了共鸣。王安石觉得,自己和贾谊一样,虽然人在政治舞台上起起落落,未能始终得到重用,但提出的政策主张却得以施行,对国家产生了积极影响。

对比读此二诗,不仅题目相同且都是咏贾谊,但各自的着眼点不同,笔法相异,却思想有别,见解截然不同,李商隐的诗欲抑先扬,以古讽今,笔锋犀利而含蓄;王安石则褒贬分明,对比强烈,虽有抬杠之嫌,却也不失为一篇佳作。

你还知道哪些抬杠的古诗词呢?不妨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

Powered by 88彩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