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8-07 08:46点击次数:
前言:
如何应对中美军事冲突,是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军队中都面临的现实问题。就目前的中美军事力量而言,双方都难以完全战胜对方,但美国的海空军依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具备干预亚太地区的能力。美国政府一直认为航母是其最强大的“外交大棒”,并且历史经验表明,只要美军出动航母编队,就能干预全球任何地区的重大事务。一旦中美发生军事冲突,航母无疑将成为美国的战争主力。
一:美国海军航母攻击能力
美国的航母打击群通常由一艘航母、1到2艘巡洋舰、2到4艘驱逐舰和1艘攻击核潜艇组成。在西太平洋,美国海军的第7舰队有一艘航母常驻日本横须贺,并可得到第3舰队的3艘航母和大西洋舰队的6艘航母增援。此外,还能得到搭载F-35B短距/垂直起降战斗机的“埃塞克斯”号、“拳师”号、“马金岛”号、“黄蜂”号、“美国”号等两栖攻击舰的支持,甚至日本的“出云”号和“加贺”号直升机母舰,以及澳大利亚的“堪培拉”号和“阿德莱德”号两栖攻击舰的协助。近年来,美国海军在中国周边的活动中通常出动三艘及以上的航母,不仅舰载机达到满员,护航舰艇也时刻处于警戒状态,形成一种强大的战斗气势。
每艘航母的标准配置包括:44架F/A-18F战斗攻击机、5架E/A-18G电子干扰机、4架E-2C预警机。三支航母打击群加起来,总共有230架作战飞机和1000枚“战斧”巡航导弹,拥有强大的防御与攻击能力。在高峰时,一个航母打击群在一周内能够打击7000到8000个地面目标。
美国海军在面对具有一定实力的对手时,通常会使用3到5个航母打击群。当使用5个航母打击群时,三个航母打击群会负责在离海岸线465到651千米的区域发射舰载机攻击波,另外两个航母打击群则在后方200到300千米的地方提供战斗机掩护。此外,1到2艘俄亥俄级巡航导弹核潜艇也会参与攻击。每个前出航母打击群通常分为两个攻击波。第一个攻击波由1架预警机、1架电子干扰机和16架战斗机组成,第二个攻击波则由16架战斗机组成。战斗机数量会根据威胁程度进行调配。起飞一个攻击波通常需要20分钟,两个攻击波的间隔为1到1.5小时,每个攻击周期为4小时。在一个攻击周期内,1个前出航母打击群最多可以出动6个攻击波。
双航母打击群还会在200到300千米以外保持一个4机巡逻编队。F/A-18E/F战斗机在携带4枚500千克炸弹/导弹和3个1800升副油箱时,理论作战半径为920千米,但由于客观条件的影响,实际半径只能达到465到651千米。每个攻击波中,8架F/A-18E/F战斗机可以携带32枚炸弹。如果命中概率为50%,则可以摧毁16个战役目标;若使用命中概率为70%的空地导弹,则可摧毁22个战役目标。若美国航母使用建制内战斗机进行伙伴式加油,则能支持5架F/A-18E/F战斗机攻击2780千米的目标;若攻击距离为1850千米,则可支持17架战斗机。
三个航母舰载机联队能够投射34枚1000磅的武器。如果获得空中加油机支援,投射的炸弹数量可增至68枚。一支航母打击群由2艘巡洋舰和2艘驱逐舰组成,通常配备424个导弹垂直发射单元,最多可携带200枚“战斧”巡航导弹。按照5到7枚巡航导弹攻击一个目标来计算,可摧毁29到40个目标。在首日发射50%命中率的情况下,首日可摧毁15到20个目标。按照前三后二的模式,攻击波可以出动96架次F/A-18E/F战斗机、3架电子干扰机,24小时内可出动288架次战斗机,并发射500枚巡航导弹,摧毁至少100个目标,另外还有800枚巡航导弹作为备用。
二:东海方向
自21世纪起,美国将中国视为其主要的战略威胁,奥巴马政府时期开始将战略重点转向亚太地区。如果中美爆发战争,西太平洋将成为主要战场,海空争夺特别是制空权的争夺尤为关键。美国在第一岛链内的军事基地,包括安德森空军基地、嘉手纳、普天间、岩国、横田和三泽,以及位于关岛的美国军事基地,几乎都将卷入中美军事冲突。尽管韩国由于朝鲜的牵制可能不会直接卷入冲突,但日本几乎肯定会成为冲突的一部分。所有这些美军基地都处在中国弹道导弹打击范围内,因此在战争初期,这些基地必将成为第一波弹道导弹攻击的目标。按照美军的计划,从冲绳岛到鹿儿岛的600千米空域是美国空军的加油走廊,战术飞机在这里进行加油可以显著增加飞行时间和作战半径,使其能够覆盖朝鲜半岛、台湾海峡和南沙群岛,战略轰炸机更可以直接从太平洋飞向中国全境。
在距离台湾海峡800公里的范围内,中国拥有40个空军基地,战机总数大约为1000架,其中400架用于本土防空,600架则投入到制空作战中。2010年时,第三代战机占比为30%,到2015年提升至51%,而到了2017年,第三代战机的比例已经达到了62%。预计到2025年,大量第四代战机将投入服役。美国空军在嘉手纳和三泽各部署了2个战斗机联队,总计144架战机,而位于关岛的安德森空军基地最多只能部署100至125架战斗机。除去轰炸机、加油机、预警机、运输机等支援机的停机空间,这些基地的战斗机数量远远不足以应对中国空军的威胁。每架加油机需要占用两倍于战斗机的停机空间,这意味着没有足够的空间来部署轰炸机。更糟糕的是,嘉手纳基地的战斗机每周只能出动0.9次,关岛的F-22战斗机每周最多只能出动0.8次。美国空军的地理位置劣势使得其战斗机的出动率比中国的战机低了5倍以上,而这些基地的战机还面临着严重的生存问题。显然,美国空军凭借如此少量的战斗机很难打败中国,唯一的选择就是通过增加航母战斗群的数量来弥补这一差距。
若美军的这些军事基地在战争初期被摧毁,美军将不得不依靠航母打击群和核潜艇进行反击,并保卫空中加油走廊。两个航母打击群相当于增加一个战斗机联队,而美国航母的主要作战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进行耗时耗资源的空中大战,另一种则是打击中国东部及东南沿海的目标。面对中国强大的“东风”-21D和“东风”-26反舰导弹威胁,美国航母的选择空间将非常有限。FA-18E/F战斗机的作战半径为720千米,F-35C战斗机的作战半径为1130千米,这使得美国航母的攻击位置通常距离中国海岸仅有465至651千米。在不断增加的威胁面前,美国航母打击群将不得不在650至1200千米范围内机动,以规避中国的侦察系统,提高隐蔽性。除此之外,美国舰载机还可以使用射程超过250千米的AGM-154防区外导弹,降低航母进入“东风”-21D和“东风”-26反舰导弹有效射程的风险。
然而,在空军战斗机出动数量大幅下降的情况下,航母打击群的战斗机不仅要执行自己的作战任务,还需为关岛派出的预警机和空中加油机提供护航。预警机的最佳部署位置在台湾兰屿以东约200千米处和琉球东南区域,这些地区不仅能够监视台湾岛和宫古海峡的空域,还避开了中国军队预警机的侦测范围,并且正好是美国航母打击群的攻击方向。如果突破中国的防线,美军还可以利用20余架B-52H或B-1B轰炸机在巴士海峡和宫古海峡附近发射空射巡航导弹。在740千米距离内,中国军队可以出动425架战斗机迎击,而在1110千米的距离内,中国军队可以出动160架战斗机迎击。如果美军的航母打击群在这些区域活动,其战斗机的数量将无法与中国的空军相抗衡,甚至在依赖空中加油机的情况下,也只能在1110千米处略占优势。随着中国歼-20战斗机数量的增加,美国的空中加油机面临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大。如果空中加油机遭到摧毁,美国航母打击群的作战能力将面临严峻考验。
三:南海方向
自2020年起,美军频繁在南海进行航母演习、军舰巡航、侦察机侦察以及轰炸机飞越等军事行动。有美国军人提议通过武力打击中国在南海的岛礁。从地理上看,中国似乎占据了有利的地理位置,但实际上,中国在南海的空军基地只有12个,而且从大陆起飞的战斗机航程无法覆盖南沙群岛。尽管轰炸机可以执行前往南沙地区的任务,但仍容易受到美军攻击。中国在南海建设了7个人工岛屿作为前沿基地,但南沙岛屿的防御能力较弱,仅能作为前沿警戒和支撑点。南海区域广阔,岛屿分散且面积有限,无法大规模部署地空导弹,这使得薄弱的防空系统无法有效阻止美军空军的进入。对美军而言,虽然其基地距离南海较远,但面对的弹道导弹威胁相对较小。必要时,美军可以借助演习或转场,将战机部署到菲律宾的克拉克基地或新加坡的樟宜基地,从而获得更大的优势。美国航母打击群在远离大陆的南海区域对中国海军而言具有巨大的优势,尤其是在远洋防空和反潜方面。
美军的航母打击群能够通过马六甲海峡和菲律宾群岛的水道进入南海,并在不同海域待命。美军航母利用巴拉望岛避开中国反介入系统的侦察与打击。在美军航母打击群的掩护下,美国战略轰炸机可从关岛起飞,隐蔽进入巴士海峡南口或苏禄海附近,距离中国岛礁和中国舰队防御圈较远,发动导弹攻击。6架战略轰炸机一次可以发射巡航导弹。美国潜艇则在中国岛礁与大陆之间巡航伏击增援力量,同时部分驱逐舰和俄亥俄级巡航导弹核潜艇也会前出发射“战斧”巡航导弹。每艘俄亥俄级巡航导弹核潜艇携带154枚巡航导弹,可以覆盖南海7个岛礁的所有目标。一旦岛礁的防卫力量被压缩至最低,美军航母编队可进入苏拉威西海或苏禄海,抵近岛礁,形成多层防御封锁,切断大陆与岛礁的联系,迫使岛礁的资源消耗殆尽。
近年来,美军多次将大批两栖装备部署到南海,进行抢占岛礁的演习,目的是在岛礁守军无法抵抗时,利用两栖攻击舰和F-35B战斗机的近距离支援,通过气垫登陆艇或“鱼鹰”倾转旋翼机实施抢滩和垂直登陆。南沙岛礁面积小、地形狭长,缺乏植被且海拔较低,无法建立有效的防御纵深。如果美军成功登陆,岛礁守军很难坚持太久。一旦美军夺占一个岛礁,他们就可以修复岛礁机场作为前进基地,利用“蛙跳战术”继续夺占其他岛礁。如果这些岛礁全部失守,美军将可以通过岛礁机场起飞的战机攻击海南岛和华南地区,并封锁南海至马六甲海峡的航线。如此一来,中国海军将无法进入南海,不得不集中力量防御海南岛和华南沿海地区,东海方向的力量也将受到牵制。
不过,南海三个岛礁的机场至少可以部署68架战斗机,足以应对1个美国航母打击群的威胁。中国的航母编队可以从海南岛出发,一天内就能到达南海。每艘航母携带20多架战斗机,足以控制几千平方千米的海域。因此,美国想要夺占岛礁并非易事。
四:日本海方向
在中国的反介入体系中,天波雷达是主要的远程侦察力量。目前,天波雷达覆盖了西太平洋区域的大部分美国航母打击群机动范围和攻击位置。然而,天波雷达的局限性在于其无法调整探测方向,因此在一些区域存在探测盲区,尤其是日本海方向。虽然日本海并不直接与中国接壤,但中国东北距离日本海非常近,最远约为300千米,最近的图门江出海口距离仅10千米。因此,如果美国航母打击群从日本海发起突袭,攻击距离将比从黄海出发更近。若美军要攻击中国的京畿地区,从黄海出发的路线需经过山东半岛或沿朝鲜半岛经渤海,这将面临来自山东、辽东半岛防空部队、环渤海水面舰艇部队以及首都区防空战斗机的强大阻击。特别是山东和辽东半岛的距离较近,形成夹击之势,威胁进攻者的侧翼。能够突破山东半岛的攻击机极为稀少,还需要应对中国航空兵旅的持续威胁。美军的三艘航母必须保留足够兵力以应对40架攻击机的防空,能用于进攻的战机则更为有限。
由于东海和黄海完全处于中国海军潜艇和空军战斗机的覆盖范围内,美日反潜机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难以执行有效的反潜作战。同时,美国航母不仅会遭遇来自陆基飞机的围攻,还可能遭到中国潜艇的攻击以及反航母弹道导弹的打击。考虑到舰载机的打击半径,美军航母的部署位置只能位于山东和江苏省以外约500-600千米的海域。尽管这个位置得到驻韩美军的掩护,但它仍然处于江苏和山东空军基地的夹击之中。而中国在黄海和东海战场的防御已经日渐完善,监视侦察系统也得到了优化,水深有利于中国潜艇的作战,这一切都给美军带来不小的压力。然而,如果美军从日本海发动进攻,则能够打破这些不利局面。虽然美军需要跨越朝鲜或俄罗斯的领空来发起攻击,但由于朝鲜空军的装备较为落后,美军可完全忽视其威胁。同时,中国空军部署在山东半岛和渤海地区的战斗机部队将无法离开首都进行防御。东北和辽东半岛的空军基地数量较少且设施较为落后,距离日本海较远,防空兵力部署密度也较低。这样一来,美军航母打击群通过东北方向进入日本海,攻击京畿地区的突防难度大大降低,还能够绕过渤海和黄海的中国防空系统。
此外,日本海的南北由海峡隔断,经过多年美国和日本的共同防范,中国潜艇几乎无法进入该水域。日本海的前沿有韩国的支援,后方则有日本支援,同时萨德系统可以覆盖整个区域,为美国航母提供有效的防御,尤其是可以防御中国的弹道导弹(例如“东风-21D”)。由于该导弹目前部署在广东,需要较长的机动距离才能覆盖到日本海,因此无法有效威胁美军航母。而美军航母还能够获得来自日本起飞的陆基飞机的协同与支持,大大增强了航母的安全性。中国空军若试图深入日本海,将面临来自日本和美军航母的三面夹击,并遭到驻韩美军的配合。美军航母的进攻几乎不会遭遇威胁,从而可以将大部分飞机投入进攻,推动战场向沈阳以南推进。这一地区并非中国的重点防线,美军将在此占据主动,而中国空军则会受到日美韩空军的牵制,无法从山东半岛有效调动兵力,形成顾此失彼的被动局面。
此外,美国航母打击群还可以通过西太平洋虚张声势,随后以每天航行1100千米的速度北上,始终保持雷达静默,禁止无线电通信,通过欺骗手段干扰卫星合成孔径雷达来隐蔽其行踪。一旦到达日本海,便可突然发起袭击。相比南海和东海的威胁,这一方向对中国构成的威胁将更加严重。
五:中国的反制
在东海方向,中国拥有1000千米射程的弹道导弹,数量达到1200至1500枚,巡航导弹同样有1200至1500枚。仅仅274枚导弹,就足以让美国空军基地的战斗机无法使用长达43天,而美国只能依赖航母作战。中国则通过各种侦察系统,始终保持该区域的监视。中国海军只需在宫古海峡、巴士海峡和舟山群岛东南部署三个驱护舰队,便可覆盖大部分美国航母打击群的攻击区域。在济州岛以南部署一个驱护舰队,便可有效监视日本和韩国。为了加强空中防护,2架空军预警机会部署在驱护舰队的后方。此外,在舟山群岛以东,亦需要配备1架预警机。为了确保连续的侦察监控,中国需要保持3架预警机轮换工作,这意味着共需12架预警机,并且每架预警机还需4架战斗机护航,以及1架加油机支援,总共需要60架战斗机和12架加油机。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巴士海峡以东的海域存在约200千米的空白区,因此中国需要部署8艘核潜艇来形成完整的警戒线。在这一方向,中国完全可以通过电子侦察、海洋卫星、天波雷达、潜艇侦察等手段发现美国航母,并通过反舰弹道导弹在10分钟内完成打击。
在南海方向,中国的反舰弹道导弹作用受到一定限制,因此中国组织大量海上侦察机进行密集搜索,以掌握美国航母打击群可能的机动路径,并出动航母打击群突袭美军的预警机和巡逻战斗机,从而迫使美国航母打击群后撤。由于双方航母都需保持谨慎行动,不敢随意开启雷达,美国必须小心翼翼地分配大量兵力来防范突袭。即便美方拥有数量上的优势,也难以压制中国的航母,且无法随意发起攻击。如果中国拥有两个航母打击群,那么其防御圈可扩展至1000千米,歼-16战斗机携带“鹰击”-62反舰导弹的攻击范围将达到1780千米,这时美军的巡航导弹射程将变得不足,逐步失去优势。此外,东风26反舰弹道导弹可以覆盖整个南海,而中国的常规潜艇技术不断进步,在南海和东海均具备作战优势。在日本海方向,中国则需要进一步加强防空和侦察能力,这也是中国空军将第二个歼-20战斗机旅部署在东北的主要原因。